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南京市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时间:2024-07-23 14:37:2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3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京市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市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1989年9月10日 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保障水上运输安全,促进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结合南京市(含县、郊,以下同)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南京市辖区内的河流、湖泊、水库、运河等通航尿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排筏、设施和人员,以及船舶、排筏、设施的所有人和经营人。
  长江南京段通航水域般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排筏、设施和人员,应按照交通部《关于长江干线港航监督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 南京市港航监督处是对南京市内河交通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主管机关。各县、区港航监督所是县、区范围内的内河交通安全主管机关。

第二章 船舶、排筏、船员管理





  第四条 各种船舶必须具备有效的船舶技术证书或文件,按规定配齐持有合格职务船员证书的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驾长、渡工,并按规定配足其他船员,方准航行。
  地方船舶必须持有省、市、县港航监督机构核发的证书。


  第五条 船舶、排筏应按国家规定及时缴纳船舶港务费,及其他各种港航规费。凡规定应办保险的船舶,必须持有保险文书或证明文件。


  第六条 本市辖区内企业修造和营运的地方船舶及船用产品,均应向市、县船舶检验部门申请检验。地方船舶修造厂必须经市、县船舶检验部门进行技术审核认可后,方可开工生产。


  第七条 船舶、排筏所有人和经营人,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船舶、排筏的安全技术管理,完善各种安全航行责任制,使之处于适航状态,加强对船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合理调度船舶,保持在船船员的相对稳定。
  船舶、排筏经营人、所有人及船员、排工应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接受主管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 地方船舶所有人和经营人应按有关规定向主管机关办理船舶登记。


  第九条 船舶转让、买卖、报废、灭失、报停等事宜,船舶所有人应向船籍港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办理所有权的变更,注销登记。


  第十条 船舶应在规定位置显示“船名”、“船籍港”,夜间航行显示“船名灯”,挂浆机船可以“船名牌”代替。

第三章 航行、停泊、作业





  第十一条 行驶在本辖区通航水域内的船舶、驾驶引航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内河避碰规则》等有关水上交通法规。


  第十二条 船舶、排筏航行或作业时,舱面工作人员必须穿好救生衣或采取其他救生措施。


  第十三条 凡进出港的船舶、排筏按规定向主管机关申请办理船舶、排筏进出港口签证。


  第十四条 船舶航行必须按规定正确显示信号,严禁无航行灯的船舶夜航。


  第十五条 在港区内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排筏应切实遵守下列规定:
  (一)主管机关颁布的《航行通告》、《航行警告》中的规定。
  (二)有关船舶、排筏航行、停泊、作业的规定。
  (三)机动船必须由驾、机人员亲自操作,加强燎望,保持适当距离,顺序航行,严禁抢挡、挤挡,强行追越、齐头并进。
  (四)机动船(队)通过渡口、桥梁、浮桥、船闸及引航道,装卸作业区或船舶密集航段和停泊区时应控制航速,以利安全。
  船舶通过设有限速牌的河段时,应按规定的航速行驶,以保证堤岸安全。
  汛期船舶行驶、停靠必须遵守防汛指挥部门的有关规定,洪水期船舶应控制航速或遵照当时规定的航速航行,以保障船舶、设施的安全。
  (五)停泊、作业的船舶、排筏应系妥锚、缆,按规定显示信号,并留有足够航行的值班人员。
  (六)长江渡口上下游及内河渡口上下游应留有足够位置,在警告牌标明的水域内不准船舶、排筏停泊、掉头、编解队。
  (七)顶、帮、拖船队在长江以外的内河、港区航行时,必须做到:
  1、吊拖船队,排筏限用短正缆拖带,拖轮必须具有足以控制船队、排筏的牵引力。
  2、顶、帮船队一次不得超过两艘驳船。
  3、超过航道标准所允许的船舶进出港,必须事先向主管机关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航行和进出港。
  4、禁止排筏人工流放,拖轮拖带的排筏宽度不得超过八米,长度不得超过一百二十米;拖轮拖排进出港口应事先向主管机关申请,经同意后按指定的时间行驶。
  (八)凡临时或长期停泊、报废的船舶,应服从主管机关的指挥,在指定地点停泊。


  第十六条 各装卸码头(点)应合理调度船舶,维持停靠秩序,保障船舶装卸作业的安全。


  第十七条 船舶、排筏通过船闸、浮桥时,船闸、浮桥管理人员应确保船舶、排筏及时安全通过。


  第十八条 航道管理部门应保持助航标志齐全及正常工作,加强对航道保护,保持航道畅通。

第四章 渡口及乡镇船舶管理





  第十九条 渡口的设置、迁移、撤并,应严格按照省、市渡口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设置、称霸移、撤并渡口。严禁私设渡口,偷摆渡客。


  第二十条 渡口经营单位或个人应加强对渡口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渡口“五定”(定渡口、定渡船、定渡工、定载客定额、定制度)。


  第二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加强对辖区内渡口及乡镇船舶的安全管理,并按有关规定配备“乡镇船舶监督管理员”。

第五章 安全保障





  第二十二条 船舶不得超载运输,不得超越核定航区航行;水运配载单位不准向无证、无照船舶配载,严禁无载客定额的船舶私处自载客。


  第二十三条 船舶装运危险纲物,应按规定向主管机关办理《船舶装载危险货物准单》,并到公安机关办理《危险物品准运证》,危险货物的运输应严格遵守《危险纲物运输规则》,并接受主管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船舶装卸危险货物应在专用码头作业。内河港区严禁停靠、装卸各种爆炸品、剧毒品及其他一级危险物品。装运其他危险品的船舶,须在公安、交通部门共同指定的专用码头停靠、装卸。


  第二十五条 通航水域内禁止设置固定鱼具和拦河捕捞网具,不得放养水生植物。


  第二十六条 凡在通航水内设置禁航区,进行水上水下施工或体育竞赛,以及其他有碍交通安全的活动,应事先经主管机关核准。设置军事禁航区,应事先与主管机关商定,并由主管机关发布航行警告或航行通告,按规定设置信号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七条 在港区岸线构筑设施,应事先经主管机关及有关部门审核。未经审核,严禁设障。


  第二十八条 在通航水域内沉没、倒塌的船舶、排筏、设施,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立即按规定设置明显标志,报告主管机关和航道管理部门,并在限定的时间内清除、打捞。


  第二十九条 禁止船舶向水内倾倒工业废渣、废料、砂石、泥土及船舶垃圾,并严格执行有关船舶防污规定。


  第三十条 船舶、排筏、设施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和污染水域事故,应及时向主管机关报告,并在四十八小时内提交事故报告书和有关资料,接受调查处理。主管机关接到报告后应组织调查、处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应如实提供与事故有关的情况。


  第三十一条 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或船舶造成水域污染事故,附近船舶应积极配合和服从主管机关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全力进行抢救,减少损失。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和严重污染事故,主管机关应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第三十二条 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可申请主管机关调解,不申请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涉外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还可以书面协议提交涉外仲裁机构仲裁。

第六章 奖惩





  第三十三条 模范遵守本办法和对交通安全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由主管机关或本单位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或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者,主管机关可给予下列一种或几种处罚:
  (一)警告;
  (二)扣留或吊销证书、证件;
  (三)罚款。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主管机关的处罚不服时,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主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应受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刑事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设施”系指水上、水下各种浮动或固定的建筑、装置、管道、电缆和固定平台。
  “交通事故”系指船舶、排筏、设施的碰撞、搁浅、触礁、触损、浪损、风灾、火灾及其他事故。
  “地方船舶”系指各省所属省、市(地)、县航运、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的船舶和乡镇船舶。


  第三十八条 军事、公安船舶的内部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 城市风景园林水域和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厂矿企业专用水域的交通安全管理,由其所属主管部门或厂矿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另行规定。


  第四十条 市交通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办法制定内河交通安全奖惩细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南京市交通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办法
山东省政府



第一条 为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加强实验动物管理,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内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以及生产经营实验动物的饲料、垫料、笼具、设备等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 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全省实验动物管理工作。
各市地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
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
第五条 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在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下,负责全省实验动物管理的日常业务工作,根据国家制定的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标准,对实验动物质量进行检测、监督,组织培训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
第六条 实行实验动物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具体办法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制定。
第七条 从事实验动物生产、供应、饲育、保种、引种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有关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检测,并将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记录归档。
第八条 用于实验动物的建筑物、设施、饲育器具及饮水、饲料的配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第九条 引入实验动物必须隔离检疫,经检疫确认无传染病的方可移入饲养区。
第十条 禁止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疫区引入实验动物。
第十一条 实验动物患病死亡的,应及时查明原因,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并记录在案。
实验动物发生传染病的,必须立即视情况予以销毁或隔离治疗。对可能被传染的实验动物,须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饲育室内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应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和省实验动物中心,采取紧急预防措施,防止疫病蔓延。
第十二条 用于实验的野生动物,使用单位必须检疫,确认无人畜共患疾病及动物传染病的,方可使用。
第十三条 应用后的实验动物尸体,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焚烧处理。
第十四条 实验动物的保种单位必须具备符合实验动物等级要求的设施条件,并定期进行检测。
保种单位应按计划向生产单位提供种子动物,提供种子动物应附有保种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标明实验动物的品系、遗传背景、微生物控制等资料和实验动物合格证明副本。
第十五条 实验动物的引种单位应定期向保种单位提供所引种子动物的生产、繁育等有关资料。
第十六条 生产供应实验动物的单位,供应实验动物时必须附有实验动物合格证明,并提供由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标明动物品系、遗传背景、微生物控制等有关资料。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供应不合格的实验动物。
运载实验动物的器具,应符合微生物控制的等级要求。不同品种、品系或者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不得混合装运。
第十七条 应用实验动物的单位,应具备合格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应用条件。
申报应用实验动物的科研课题和鉴定应用实验动物的科研成果,必须注明所用实验动物的等级、品种、品系及其他有关资料;鉴定科研成果时,还须提供所用实验动物的合格证明。否则,科研项目不予立项,科研成果不予承认。
严禁应用不合格的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质量检验。应用不合格的实验动物所取得的检定或安全评价结果无效,所生产的制品不得销售和使用。
第十八条 从国外进口实验动物原种必须向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定的保种、育种和质量检控单位登记,并附有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发的品种和品系名称以及遗传和微生物状况等资料,否则不得进口和应用。
第十九条 出口实验动物,必须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核,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办理其他手续。
第二十条 进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实验动物主管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二条 对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各类人员实行资格认可制度。
第二十三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现行规定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直接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享受与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员相应的保健津贴及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待遇。
第二十四条 实验动物工作单位对直接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传染病不宜继续承担所做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调换工作。
第二十五条 对从事实验动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主管部门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由省、市地科学技术委员会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限期改进、责令关闭等行政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2年5月3日

财政部关于印发《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财企(2001)175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各中央企业集
团:
为做好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破产经费测算工作,确保职工安置和企业关闭破产的顺利进行,现将《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印发给你们。执行中如有什么问题,请函告我部。

附件1: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办法
一、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对象
凡经国务院批准,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通知规定按《研究辽宁部分有色金属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33号)实施关闭破产的非资源枯竭矿山中央企业,具体包括:中央下放地方管理的有色金属工业、商贸企业,中央军工企业,中央党政机关脱钩企业,军队武警政法机关移交企业等,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在关闭破产实施前,均应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关闭破产费用测算。
二、关闭破产费用测算依据
关闭破产费用测算以《研究辽宁部分有色金属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33号文件)和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及下放的煤炭、有色金属企业关闭破产实施办法〉的通知》(〔2000〕32号文件)为主要依据。
三、测算内容及测算方法
(一)经常性费用
1.1~6级工伤、工残人员费用。人数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进行等级鉴定后确定,费用按照《关于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6〕266号)文件的规定计算。但应扣除其中一次性支付的异地安置费和搬家补助费。
2.抚恤人员费用,按照抚恤人员数和各类抚恤人员抚恤标准计算。
3.退养家属工费用,按照退养家属工人数和规定的退养费用标准计算。
(二)一次性费用
1.清算费用
(1)诉讼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9〕21号文件规定计算,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资产评估、审计费用,按有关规定的计费标准计算(《关于发布〈资产评估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价费字〔1992〕625号文等)。
(3)清算组人员费用及办公费用,根据关闭破产企业在职职工人数规模计算,具体标准如下:
在职职工人数 清算费金额
1000人以下 10万元
1001~2000人 20万元
2001~3000人 30万元
3001~4000人 40万元
4001~5000人 60万元
5001~10000人 80万元
10001人以上 100万元
(4)清算期间的维护费,根据关闭破产企业在职职工人数规模计算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在职职工人数 维护费金额
1000人以下 20万元
1001~2000人 40万元
2001~3000人 60万元
3001~4000人 80万元
4001~5000人 100万元
5001~10000人 150万元
10001人以上 200万元
(5)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按在职职工人数计算。凡有财政拨付亏损补贴的企业,由企业用亏损补贴发放;没有亏损补贴的企业,按照3个月的破产清算期和当地规定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计算。
2.职工安置费
(1)全民职工一次性安置费,以企业所在地级市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2)合同制职工经济补偿金,按每满1年工龄发1个月本人上年工资的标准计算。
3.移交设施补助费
企业移交的学校、医院、公安和供电、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的费用,按照上年实际支付的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行费用,计算3年。
4.社会保险费
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分别按企业上年缴费工资总额的25%和6%计算10年,再折半核定。
5.拖欠的费用
(1)拖欠职工工资,按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的实际拖欠工资数填列。但财政拨付亏损补贴的企业,当年度的拖欠工资由亏损补贴支付,不得计入在内。
(2)拖欠抚恤金、伤残补助金、丧葬费,按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的实际拖欠数填报。
上述两项费用按企业和所在地区困难程度适当予以解决。
(三)资产变现收入
资产变现收入按附表F03表的要求测算填报,填表必须要符合实际。固定资产变现率不得低于固定资产总额的8%,流动资产变现率不得低于流动资产总额的15%。
土地变现收入也要据实测算填报。
(四)亏损补贴基数
按财政上年拨付的实际亏损补贴数填报。用3个年度的亏损补贴总额作为破产费用的资金来源。
(五)资金缺口的计算
分三种方式计算:
1.企业有财政亏损补贴基数的,按〔一次性费用-资产变现收入-(亏损补贴基数-经常性费用)×3〕计算。
2.当企业财政亏损补贴基数小于经常性费用时,按〔一次性费用-资产变现收入-(亏损补贴基数-经常性费用)×10〕计算。
3.企业没有财政亏损补贴基数的,按(经常性费用×10+一次性费用-资产变现收入)计算。
四、测算工作要求
关闭破产费用测算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企业主管单位组织关闭破产企业进行测算。如实填报《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表》(F01表)、《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基础数据表》(F02表)、《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资产变现情况表》(F03表),并编制费用测算详细说明。
五、测算方案的审核确认
企业关闭破产费用测算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企业主管单位初审后报财政部审核确认。
审核时,企业必须提供以下材料:
1.企业破产实施前一年度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包括相关经费的明细表: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明细表、应付工资科目余额明细表、应收账款明细表等。
2.市统计局出具的企业所在地级市上年度企业职工年工资水平的证明材料。
3.市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企业所在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证明材料。
4.资产评估、审计的计费依据文件。
5.移交医院、学校、公安、供电、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单位费用的详细材料,包括:移交资产明细表、收入和支出分类明细表。
6.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7.费用测算表的计算机软盘(excel)。

附1:

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费用表
F01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项 目 | 序号 |申报数|审核数| 备 注 |
|------------------|----|---|---|-----|
|一、经常性费用 | 1 | | | |
|------------------|----|---|---|-----|
|1.1~6工伤、工残及职业病人员费用| 2 | | | |
|------------------|----|---|---|-----|
|2.抚恤人员费用 | 3 | | | |
|------------------|----|---|---|-----|
|3.退养家属工费用 | 4 | | | |
|------------------|----|---|---|-----|
|二、一次性费用 | 5 | | | |
|------------------|----|---|---|-----|
|(一)清算费用 | 6 | | | |
|------------------|----|---|---|-----|

|1.诉讼费 | 7 | | | |
|------------------|----|---|---|-----|
|2.评估审计费用 | 8 | | | |
|------------------|----|---|---|-----|
|3.清算组人员费用 | 9 | | | |
|------------------|----|---|---|-----|
|4.清算期间维护费用 | 10 | | | |
|------------------|----|---|---|-----|
|5.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 | 11 | | | |
|------------------|----|---|---|-----|
|(二)在职职工安置费 | 12 | | | |
|------------------|----|---|---|-----|
|1.全民职工 | 13 | | | |
|------------------|----|---|---|-----|
|2.合同制职工 | 14 | | | |
|------------------|----|---|---|-----|
|(三)移交设施补助费用 | 15 | | | |
---------------------------------------

---------------------------------------
| 项 目 | 序号 |申报数|审核数| 备 注 |
|------------------|----|---|---|-----|
|1.学校 | 16 | | | |
|------------------|----|---|---|-----|
|2.医院 | 17 | | | |
|------------------|----|---|---|-----|
|3.公安 | 18 | | | |
|------------------|----|---|---|-----|
|4.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 | 19 | | | |
|------------------|----|---|---|-----|
|5.供电 | 20 | | | |
|------------------|----|---|---|-----|
|(四)社会保险费用 | 21 | | | |
|------------------|----|---|---|-----|
|1.基本养老保险费 | 22 | | | |
|------------------|----|---|---|-----|
|2.基本医疗保险费 | 23 | | | |

|------------------|----|---|---|-----|
|(五)拖欠的费用 | 24 | | | |
|------------------|----|---|---|-----|
|1.拖欠职工工资 | 25 | | | |
|------------------|----|---|---|-----|
|2.拖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 | 26 | | | |
|------------------|----|---|---|-----|
|3.拖欠抚恤、伤残、丧葬费 | 27 | | | |
|------------------|----|---|---|-----|
|三、资产变现收入 | 28 | | | |
|------------------|----|---|---|-----|
|四、土地变现收入 | 29 | | | |
|------------------|----|---|---|-----|
|五、亏损补贴基数 | 30 | | | |
|------------------|----|---|---|-----|
|六、资金缺口 | 31 | | | |
---------------------------------------

附2:

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基础数据表
F02表
填报单位:
---------------------------------------
| | | | 其 中 |
| 项 目 | 序号 |合 计|-------|
| | | |全民工|合同工|
|--------------------|----|---|---|---|

|一、人员情况(人) | 1 | | | |
|--------------------|----|---|---|---|
|(一)在职职工 | 2 | | | |
|--------------------|----|---|---|---|
|1.移交社会单位职工 | 3 | | | |
|--------------------|----|---|---|---|
|(1)学校 | 4 | | | |
|--------------------|----|---|---|---|
|(2)医院 | 5 | | | |
|--------------------|----|---|---|---|
|(3)公安 | 6 | | | |
|--------------------|----|---|---|---|
|(4)供电 | 7 | | | |
|--------------------|----|---|---|---|
|(5)供水、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 | 8 | | | |
|--------------------|----|---|---|---|
|2.1~6级工伤、工残人员 | 9 | | | |
|--------------------|----|---|---|---|
|3.执行提前5年退休政策人员 | 10 | | | |
|--------------------|----|---|---|---|

|4.一次性安置的职工 | 11 | | | |
|--------------------|----|---|---|---|
|(1)合同制前全民职工 | 12 | | | |
|--------------------|----|---|---|---|
|(2)合同制职工 | 13 | | | |
|--------------------|----|---|---|---|
|(二)离退休人员 | 14 | | | |
|--------------------|----|---|---|---|
|(三)抚恤人员 | 15 | | | |
|--------------------|----|---|---|---|
|(四)退养家属工 | 16 | | | |
|--------------------|----|-----------|
|二、关闭破产企业上年有关费用(万元) | 17 | |
|--------------------|----|-----------|
|(一)工资及生活费总额 | 18 | |
|--------------------|----|-----------|
|1.在职职工工资总额 | 19 | |
---------------------------------------

---------------------------------------
| | | | 其 中 |
| 项 目 | 序号 |合 计|-------|
| | | |全民工|合同工|
|--------------------|----|-----------|
|2.下岗职工生活费总额 | 20 | |
|--------------------|----|-----------|
|(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 21 | |
|--------------------|----|-----------|
|1.统筹项目内养老金 | 22 | |
|--------------------|----|-----------|
|2.统筹项目外养老金 | 23 | |
|--------------------|----|-----------|
|(三)1~6级工伤、工残年费用 | 24 | |

|--------------------|----|-----------|
|(四)退养家属工年费用 | 25 | |
|--------------------|----|-----------|
|(五)移交学校年费用 | 26 | |
|--------------------|----|-----------|
|(六)移交医院年费用 | 27 | |
|--------------------|----|-----------|
|(七)移交公安年费用 | 28 | |
|--------------------|----|-----------|
|(八)供水、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务部门年 | | |
| | 29 | |
| 费用 | | |
|--------------------|----|-----------|
|(九)供电年费用 | 30 | |
|--------------------|----|-----------|
|(十)养老统筹缴费工资总额 | 31 | |
|--------------------|----|-----------|
|三、计算破产费用有关标准(元/年) | 32 | |
|--------------------|----|-----------|
|(一)所在地级市企业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 33 | |

|--------------------|----|-----------|
|1.所在地级市企业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 | | |
| | 34 | |
|工资 | | |
|--------------------|----|-----------|
|2.所在地级市企业上年下岗职工基本生 | | |
| | 35 | |
|活费标准 | | |
|--------------------|----|-----------|
|(二)上年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 36 | |
|--------------------|----|-----------|
|1.上年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37 | |
|--------------------|----|-----------|
|2.上年本企业下岗职工平均基本生活费 | 38 | |
|--------------------|----|-----------|
|(三)本企业合同制职工平均工龄(年) | 39 | |
---------------------------------------

附3:

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关闭破产资产变现情况表
F03表
填报单位: 单位:万元
-----------------------------------------------------------
| | |上年年末| 减: | 减: |待变现 | 预计 | 变现率(%) |
| 资产项目 | 序号 | | | | | |-----------|
| | |数 额|不良资产|移交资产|破产资产|变现价值|占总资产|占待变现资产|
|---------------|----|----|----|----|----|----|----|------|
|一、流动资产 | 1 | | | | | | | |
|---------------|----|----|----|----|----|----|----|------|
|1.货币资金 | 2 | | | | | | | |
|---------------|----|----|----|----|----|----|----|------|
|2.短期投资 | 3 | | | | | | | |
|---------------|----|----|----|----|----|----|----|------|
|3.应收票据 | 4 | | | | | | | |
|---------------|----|----|----|----|----|----|----|------|
|4.应收账款净额 | 5 | | | | | | | |
|---------------|----|----|----|----|----|----|----|------|
|5.预付账款 | 6 | | | | | | | |
|---------------|----|----|----|----|----|----|----|------|
|6.应收补贴款 | 7 | | | | | | | |

|---------------|----|----|----|----|----|----|----|------|
|7.其他应收款 | 8 | | | | | | | |
|---------------|----|----|----|----|----|----|----|------|
|8.存货 | 9 | | | | | | | |
|---------------|----|----|----|----|----|----|----|------|
|9.待摊费用 | 10 | | | | | | | |
|---------------|----|----|----|----|----|----|----|------|
|10.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 11 | | | | | | | |
|---------------|----|----|----|----|----|----|----|------|
|11.其他流动资产 | 12 | | | | | | | |
|---------------|----|----|----|----|----|----|----|------|
|二、长期投资 | 13 | | | | | | | |
|---------------|----|----|----|----|----|----|----|------|
|三、固定资产 | 14 | | | | | | | |
|---------------|----|----|----|----|----|----|----|------|
| 固定资产原值 | 15 | | | | | | | |
|---------------|----|----|----|----|----|----|----|------|
| 减:累计折旧 | 16 | | | | | | | |

|---------------|----|----|----|----|----|----|----|------|
| 固定资产净值 | 17 | | | | | | | |
|---------------|----|----|----|----|----|----|----|------|
| 在建工程 | 18 | | | | | | | |
|---------------|----|----|----|----|----|----|----|------|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 19 | | | | | | | |
|---------------|----|----|----|----|----|----|----|------|
|四、无形及递延资产 | 20 | | | | | | | |
|---------------|----|----|----|----|----|----|----|------|
|1.无形资产 | 21 | | | | | | | |
|---------------|----|----|----|----|----|----|----|------|
|2.递延资产 | 22 | | | | | | | |
|---------------|----|----|----|----|----|----|----|------|
|五、土地 | 23 | | | | | | | |
|---------------|----|----|----|----|----|----|----|------|
|合 计 | 24 | | | | | | | |
-----------------------------------------------------------

附4:

二○○ 年非资源枯竭矿山企业
关闭破产费用测算方案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法人代表:
财务负责人:
企业地址:
报送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研究辽宁部分有色金属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9〕33号)摘要
一、关于在职职工安置费标准问题
(一)对1986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合同制职工,按原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二)对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全民所有制职工,按《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以下简称《补充通知》)的规定,一次性发放相当于所在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3倍的安置费。
二、关于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问题
(一)关于辽宁省提出的全省煤炭、有色金属行业统筹下放后形成的养老金缺口问题。鉴于煤炭企业提取的养老保险基金已按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列入成本,企业由此出现的亏损已在煤炭企业下放时由中央财政核定了亏损补贴基数,因此,中央财政给予的亏损补贴应首先用于弥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有色金属企业也比照此办法执行。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商劳动保障部、煤炭局、有色金属局和辽宁省制定。若弥补后仍有缺口,由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核实并提出解决办法,报国务院决定。
(二)对企业关闭或破产后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来源问题,分别按企业在职职工年工资总额25%和6%的比例计算10年,再折半(考虑到需安置的职工中约有50%的人员能够实现再就业)核定,拨付给社会保险机构。对统筹项目外的费用,原则上不予考虑。
三、关于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问题
对破产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中央财政原则上不予补贴。对关闭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企业本身不是法人单位的,由法人单位逐步解决;企业本身是法人单位的,按破产企业办法处理。对困难较大的企业,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四、关于企业关闭或破产涉及的集体所有制职工(包括混岗职工)安置问题
按《关于辽宁省部分有色和煤炭企业关闭、破产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国办秘函〔1999〕19号)执行,即由当地政府按有关法规负责安置。
五、关于煤炭三产贷款项目是否与煤矿一起整体破产问题
对于效益好、能够继续经营的独立法人企业,予以保留;对于亏损严重、确需破产的企业,可按法人单位实施破产,独立清算,破产企业财产处置所得,在支付安置职工等费用后,其剩余部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的规定清偿债务。
六、关于关闭或破产企业所属公共设施移交地方后补偿问题
关闭或破产企业所办学校、医院、生活公用等单位及设施带职工成建制移交当地政府管理,按关闭或破产企业上年实际支付费用由中央财政给予3年的一次性补助。对企业供水、供电、供暖发生变化所需调整费用,中央财政不予补助。
七、关于关闭或破产企业所需的职工安置等项经费来源问题
企业关闭或破产后,职工安置等项经费首先用企业土地作价、资产变现解决;不足部分用中央财政核定给企业的亏损补贴支付(其中,煤炭企业扣除固定费用后,抵顶3年,3年后指标不收回,用于其他煤炭企业解困);再有不足,由中央财政补助。在具体操作中,应避免出现亏损补贴“一女二嫁”。其他方面所需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
八、关于企业关闭的操作问题
企业关闭后,为防止非银行债权人追索债务,请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定有关企业关闭的条例或办法。在条例或办法出台前,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企业关闭,均比照《破产法》和《补充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关闭清算期间向法院申请司法保护。


2001年3月13日